“為加強排污企業環境信用管理,今年我省至少完成1000家企業的環境信用評價工作。”2月21日,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表示,我省將通過環境信用手段,對環保守信企業實施聯合激勵,對環境失信企業實施聯合懲戒,倒逼企業落實環保主體責任,推進我省環境質量持續好轉。
記者了解到,環保部公布的國家重點監控企業,省和市(州)環保部門公布的重點監控企業、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內的企業、上一年度發生較大及以上突發環境事件的企業等十類企業,以及火電、鋼鐵、水泥、煤炭等17類重污染行業內的企業,191個產業園區的工業企業都納入我省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范圍。
“環境信用評價結果,分為環保誠信企業、環保良好企業、環保警示企業和環保不良企業四類。評價周期原則上為一年,反映企業上一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的環境信用狀況。”省環保廳政策法規處相關負責人表示,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實行動態化管理,企業如發生較大及以上突發環境事件或因環境問題引發群體性事件,其環境信用等級將重新評價。
守信激勵,失信懲戒。評為環保誠信企業和環保良好企業的,將按照國家和我省有關規定,采取聯合激勵措施,支持企業更好發展;評為環保警示企業的,采取聯合約束措施,嚴格管理;將“環保不良企業”作為具有嚴重失信行為的環境違法企業,采取聯合懲戒措施。
對環保誠信企業和環保良好企業,給予激勵措施,可優先安排環保專項資金或其他資金補助,建議財政等有關部門將其產品或服務優先納入政府采購名錄,建議銀行業金融機構予以積極信貸支持等。對環保警示企業,則從嚴審批各類環保專項資金補助申請,加大執法監察頻次,建議銀行業金融機構嚴格貸款條件等予以約束。對環保不良企業采取懲戒措施,責令其向社會公布改善環境行為的計劃或承諾,暫停各類環保專項資金補助,建議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其環境信用等級提升之前不予新增貸款,并視情況逐步壓縮貸款直至退出貸款,建議保險機構提高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費率等。
今年我省還將強化環境監管執法,堅決制止和懲處破壞生態環境行為。“今年繼續保持高壓嚴打態勢。”省環境監察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將通過夜查、暗查、節假日突擊檢查、交叉檢查和聯合檢查等方式,鐵腕執法,從嚴懲處惡意排污、數據造假等違法犯罪活動;落實重點企業環境信息強制性披露,強化排污企業責任,著力扭轉環境違法成本低、守法成本高的亂象。
從近兩年來我省執法實踐看,企業偷排漏排超排明顯減少,但隱蔽性、多樣性排放有所增加。為此,今年將探索環境執法新手段。目前,各市(州)環境執法隊伍已不同程度配備便攜式現場執法裝備,甚至利用無人機、暗管探測儀等高科技設備,多渠道收集案源信息;培訓基層執法人員,識別在線監控設備作假等高科技違法行為,增強單兵執法能力。
“歡迎群眾通過12369環保熱線、微信舉報等方式投訴各類環境違法行為。”上述負責人表示,下一步環境執法部門將暢通信訪舉報渠道,加大環境執法力度,以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,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與幸福感。